第18章 刘家家事_重走人生路[重生]
长佩旧站 > 重走人生路[重生] > 第18章 刘家家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章 刘家家事

  快送到云芳小店的时候,刘书记才依依不舍地回去。

  刘泽彬挥着手,和二女儿一家告别。其实他的病他早有感应,但没有放在心上,是没有重视,也是不得不忽视,不得不忙碌,不得不应酬,不得不撑住……

  大儿子因为从小家庭条件比较好,又受爷爷奶奶宠爱,从没干过一天重活,在农忙时节,他能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吃饭,那时候其他人家已经干了一早上的农活了。让他跟大女儿女婿一起去城里做早点小吃生意,他受不了累,跑了回来;

  二儿子生怕跟老大一样养废了,所以早早就让他应征入伍,复员后国家安排了工作,可是二孙女一出生,工作也被撸了,只能回家种田;

  大女儿和大女婿在城里做生意,表面上看起来很好,其实大女婿前两年跟人打架,失手杀了人,判了八年,大女儿现在一个人在城里卖早点,收破烂。但是对娘家人一个都没有讲,还是老亲家前天悄悄吐露的,他怕老太婆担心,连老太婆都没敢讲……

  二女儿和女婿,原本是他最看好的。以前他在镇上碰到过几回杨传顺,人品端正,学识过人,相貌堂堂,家里也没有什么糟心事,就是一时家庭负担重点,但都不要紧,算是整个村里难得的好对象,正好女儿也中意。

  撑过一段时间,等夫妻两个在镇上搞个房子,过得会很舒心,可是……现在杨传友也要毕业了,杨传民在外打工这么多年,要是一家真的像亲家说的一家人,一块过,那后面日子也是不错。

  可是一路从泥地里爬上来的刘书记没有那么天真……有时候他不介意把人想到最坏的地步,这几年什么情况他没见过。

  就是杨家,二外孙女出生的时候,他去晚了一步,就被卖了跑出几里地,女儿都哭晕了,要不是他叫大女婿带着两个儿子去找,就没有杨小莲了。后来罚的钱还是几家凑的,又跟村里商量分年交,才把大女婿工作保住。

  小外孙女出生的时候,他早早带着两个儿子去守着,虽说最后他也失望,但是也没有办法,命运弄人……钱没有再赚,工作没有再找,一家人整整齐齐,往一起努力,日子总会过好的。

  小女儿暂时算是过得最好的一个,家里就一个强势婆婆,五个大姑子从小被教过了,一致维护弟弟,虽说口舌之争免不了,但是只有一个儿子,现在又有一个孙子,小女儿生活条件有保障了。再有他在镇着,别人也不敢过份。这两年又赶上马路修好了,他们队离得近,现在又从队里往马路上修路。听说修好了,几个大姑子还要给弟弟凑钱买个拖拉机,到时来钱也容易点。

  作为丈夫,作为父亲,作为爷爷外公,他还得再撑几年。

  前几年国家管得严,当地干部大都是从革命年代过来的,大都能做到奉公守法,严于律己;随着这几年政策的放开,新生干部的加入,有人就开始想着法的为自己捞好处,不干实事、坑害老百姓的利益……

  作为村书记,这个村官他也还得当着,他是部队复员回来的,这么多年村镇工作,村里镇上对他还是很满意的,能干他绝不会退下来。他不会徇私舞弊,不会公权私用,不会安排自己亲戚到哪里上班,再把竞争者干掉,他不会说自己多么的高尚,但是他还是想为乡村做一番事业的。

  杨小莲望着外公的背影,挥着手,再一次感觉时间紧迫。

  口袋里有一块钱,是外公刚刚在路上塞给她的。

  今天她当然看出母亲的不满了,要是上辈子她根本不会花那一块钱,在口袋装一晚上就屁颠屁颠交给妈妈了,非常乐意,非常积极,甚至她根本不会要那一块钱。

  之所以要花光那一块钱,一是想看看父母的底线在哪里,上辈子姐妹三个从小没有一分钱零花钱,买学习用品的时候都是按实价报,因为潜意识里面就不敢多花钱,花钱有罪,导致父母也认为三个女儿不需要零花钱,或者觉得三个女儿有钱,他们不知道姐妹几个到三十多岁的时候都没有一分私房钱。

  杨小莲到三十岁的时候挣的钱留下基本的吃喝住宿外,全部上缴给妈妈了,没做过头发,没化过妆,也许别人不敢相信,但是事实就是这样。姐妹几个情况都差不多,更谈不上理财,规划人生了。她现在就要给父母养成她们也需要有零花钱的习惯;

  二就是一块钱真的不多,虽然买了不少小零食,但是今天过节肯定会见到几个表兄弟表姐妹们,上辈子姐妹仨只有吃别人东西的份,从来没给别人分享过什么……三姐妹自动比别人矮一节。二舅舅家表妹有时候会在背后把舅妈给的零食再要回去,她们也不敢跟大人说。

  现在看来,爸爸在手头有钱的情况下还是愿意给零花钱的,妈妈不乐意,这也跟爷爷奶奶管得太严了有关。

  爸爸作为这个家庭的大儿子,他在家里悠哉着过日子,心态好得不得了。

  妈妈作为这个家庭的儿媳妇,干活的时候,大家都觉得是一家人,你得使劲干,你是给自己家里干活不可能偷懒,不可能讲条件;但是在分享利益上,大到财产,小到每天煮饭舀出来多少米,她都做不了主。

  但是一家人一起吃饭生活,必需的花销,老板去要一下,钱还能要到,虽说有点束手束脚,但也不是不能过。

  尤其是夫妻两个能干活,外公还一直当着村干部,后面大女儿初中毕业又找人带着进了厂,能挣到钱……

  夫妻两个一直温水煮青蛙地煮着,却不知道,只有自己小家庭手头干干净净,钱是过路客,到有大机遇的时候就被踢开了,还会被说成,这么多年吃住父母的,抚养这么久也该去独立了。

  到那时候悔之晚矣,手里没钱,房子破烂,背景倒台,女儿们没有精心培养,也很辛苦地活着,看不到一个成材的希望。

  夫妻两个不争不抢,与世无争,无形中放弃了自己的利益,还压榨了孩子们的人生……

  上辈子杨小莲不止一次地想过,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,他们一家这千疮百孔的人生,怎么去改变。

  三十岁自己决定去考会计的时候?

  二十五岁大学毕业择业的时候?

  二十岁高考的时候?

  高一?

  初一?

  小学?

  出生的时候?

  父母结婚的时候?

  父母认识的时候?

  ……

  现在冥冥中有股神秘的力量给了她再来一次的机会,她一定要抓住机会……

  但是回到这个时代,她才意识到改变不是那么容易。

  交通不便,到村里几十里,到镇上大几十里,一路山沟湖泊,树木田地,沟壑丛生……这个时候很多后来成型的小路都还没有,虽然现在的马路后来的省道已经修好了,但是从他们家到省道最少也要半个多小时,就是去外婆家那条路,还是穿山越林的,自行车都推不过去;

  势单力薄,在家里夹着尾巴做人,多夹一块肉,都要被瞪,被骂,连十一岁的大姐都觉得不应该多吃,就该留给两个长辈或者堂弟吃;

  自身没有任何优势,杨小莲,九岁,二年级,身高一米多一点点,口袋里一点零食,还有刚得的一块钱。

  哦,还有一头七八十公分的头发,就这,奶奶都盯了好长时间了,所以哪怕天再热头皮再痒,她也要留着。上辈子头发甚至还救过她的命,给重病的她带来了喘息之机。这辈子也留着,以备不时之需;

  杨小莲想改变,上辈子她就想改变,但是走的每一步都是跌跌撞撞,后来她也不知道怎么去改变了。

  世界上有很多机会,网络上有很多风口,农村都有金疙瘩……她不知道怎么找到,不知道自己要去学什么……没有人给她方向,没有人给她建议,除了一个同样走出山沟的小妹,两人互相支撑着。

  家里所有人的建议都是——家里给你介绍一个合适的,嫁人。

  环视一圈,她没看到几个女人生活得幸福,也不相信自己就是幸福的那一个。

  大姐三十岁结婚,嫁给邻村差不多的一个人,工作十几多年,却没什么嫁妆,过着憋气的日子,父亲生病,拿不出一万块钱……

  现在她想挣钱,想过好一点,但是——捡回来的山柿子那是要捂好,慢慢吃的。真的等捂好,姐妹们能分到几个那就不好说了,你不在家,没人喊你去吃,也没人给你留;从山头找的草菇、毛粟子,那是要收起来卖山货的。

  所以上辈子杨小莲回想自己的人生最感激的就是九年义务教育,没有国家的强力推行,她们姐妹三个就会像大姑小姑一样,认不了几个字,除了想办法往外嫁,没有任何其他办法。

  上辈子,什么都不突出,光凭一腔热血,蛮干,成绩不优秀,条件不突出,家庭不给力,生活给予的都是一路荆棘。

  等到她意识到该为自己而活的时候,已磕得头破血流地走了很久,她怪自己醒悟得太晚了,可是意外又把她拉回到家庭……

  这辈子杨小莲还是那么普通,但是除了一腔热血,她还有重生的金手指,还有更加想要改变的迫切愿望,而且可以带着家人一起改变。

  她要做到最大的优秀,让生活对她不再是挑挑拣拣,而是非她不可。

  所以,杨小莲要打破这潭温水,生活在这潭温水里让她常常惊醒,生怕一觉醒来又回到了三十年后,更怕自己再次浑浑噩噩,白白浪费三十年,还是走上了老路。

  团结该团结的力量,远离消耗家人的人;

  外婆家的人一直在帮助他们,出钱出力,就算两个舅妈,表哥表妹有点意见,但是帮助是实实在在的;

  老杨家这边的人,杨小莲只看见活生生的压榨,分家的时候老大家差不多净身出户,还背上了债。

  那么多年除了两个姑姑逢年过节来看看大哥大嫂拎点礼品,其他人没看到一分钱表示。两个姑姑在家也做不了主,没有提供过任何有力的帮助,反过来还需要大哥大嫂帮忙。后来表妹表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,父亲生病后倒是时常来探望。

  爸爸生病的时候爷爷已经去世多年了,奶奶在农村老大家待着,其他儿子家她说呆不惯,只有大儿媳饭做得好吃。大儿子生病,奶奶破天荒给了大儿子一千块钱;二叔一家在神都定居了,林林总总给了大哥五千块钱;小叔在另一个城市大学里做校长,林林总总给了大哥两万块……但是之前老家宅基地、奶奶生病的事几次把父亲气得几乎晕厥,但是最后也还是靠小叔才找到合适的医生……

  杨小莲记恩也记仇!

  杨小莲个人资产:一元;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axao.com。长佩旧站手机版:https://m.caxao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